菲律宾吕宋岛(Luzon Island)附近的佛德岛航道(Verde Island Passage)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威尔玛·安娜贝尔(Wilma Abanel)在这片海域打渔为生,对不断减少的鱼类种群数量感到担忧,她将其归咎于日益增多的液化天然气(LNG)设施。她说,这些设施正对海洋保护区造成破坏。
“过去,没建工厂的时候,我们的鱼获很多,不用担心日常的开销,供孩子上学也没有问题,”安娜贝尔说。
“但随着这些工厂越建越多,我们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因为不仅我们的生计和收入受到了影响,更重要的是,环境遭到了破坏,我们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她补充说。
LNG是冷却后液化的天然气,便于安全地储存和长途运输。LNG抵达进口终端之后,通过加温重新气化,然后经由管道输送到家庭或电厂供其燃烧发电。
今年1月初,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President Ferdinand Marcos Jr)签署了《菲律宾天然气产业发展法案》(Philippine Natural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 Act),旨在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安全高效、具有成本效益”的发电燃料,并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柱”。
这部新法的目标是将天然气作为向间歇性可再生能源(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转型的“过渡”燃料。菲律宾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将自己定位为重要的LNG进口国,还将发展本土气源以减少对外依赖列为优先事项。
法案起草者、参议员皮亚·卡耶塔诺(Pia Cayetano)解释说,确保本地供应稳定,菲律宾能降低俄乌战争等地缘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
这无异于搭建了一座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桥梁。克里希那·阿里奥拉, 能源、生态与发展中心能源倡议员
她指出,过去几十年,天然气的勘探量已经显著减少。她说,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共钻探了150多口气井,但2019年以来却再无新井。
自2001年以来,菲律宾西部巴拉望岛(Palawan)近海的马拉帕雅(Malampaya)气田一直为电厂供气,其产出的电力占该国发电总量的五分之一。该气田预计将于2027年枯竭,这迫使菲律宾不得不寻找能够代替它的天然气来源。
卡耶塔诺在一份声明中说道:“原本除马拉帕雅之外,菲律宾还有多个天然气田投产,但最终只有马拉帕雅投产。菲律宾需要更多马拉帕雅这样的气田:毕竟我们仅有的这一个也已经时日无多了。”
不过,能源分析师和环境倡议人士认为,过度依赖天然气仍有可能让菲律宾陷入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会进一步延缓清洁能源的转型进程。
菲律宾智库“能源、生态与发展中心”(Center for Energy, Ecology, and Development)能源倡议专员克里希那·阿里奥拉(Krishna Ariola)表示:“该(法案)明显偏离了总统先前在国情咨文中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承诺。这种做法无异于搭建了一座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桥梁。”
马科斯此前曾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实现到2030年和2040年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分别达到35%和50%的目标。
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简称IEEFA)能源金融分析师萨姆·雷诺兹(Sam Reynolds)表示,天然气在菲律宾电力供应中扮演的角色促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念头:“我们需要尽快用LNG替代国内生产的天然气”。
尽管天然气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煤炭或石油,但批评人士指出,它仍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一个主要温室气体来源。此外,在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和处理过程中,还可能释放甲烷,而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20年内的增温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十倍。
依赖LNG还可能会导致各国被进口终端、燃气电厂等化石燃料基础设施长期锁定。科学家强调,若要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必须快速淘汰包括LNG在内的所有化石燃料,并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
菲律宾六座在运营的天然气厂中,有五个集中在安娜贝尔打渔的佛德岛航道一带。该区域还有两个LNG接收站,以及十多个规划建设项目。佛德岛航道位于珊瑚礁三角区(Coral Triangle)内。这片海域跨越了六个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国家,孕育着全球76%的已知珊瑚物种和2000多种珊瑚礁鱼类。
珊瑚礁三角区共有19个LNG接收站。美国民间组织“地球洞察”(Earth Insight)和“天空真相”(SkyTruth)的一份报告警告称,越来越多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会加剧水污染、船运活动增多以及石油泄漏等风险,给海洋生态系统和当地人口生计造成威胁。
该报告显示,珊瑚礁三角区内目前已经投产的海上油气区块有100多个,另有450多个区块正在勘探以备未来开采。如果现有区块全部投产,这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约16%的海域将直接受到油气开发的影响。
报告指出:“菲律宾是珊瑚礁三角区内船只产生的浮油面积第二大的国家。鉴于大量油气区块仍在勘探阶段,该国仍有机会调整方向,保护众多生态敏感的栖息地。”
根据新颁布的法案,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Philippin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简称DENR)受命负责制定天然气行业甲烷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以填补现行法律的监管空白。
该部门还必须确定并监督天然气设施选址、建设、运营与维护、扩建、修复、退役和废弃等环节的环境合规情况。
摆脱化石燃料之路
唐纳德·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当天,便解除了对LNG出口审批的限制。IEEFA的雷诺兹表示,此举虽然对菲律宾的影响很小,但却会进一步加剧“LNG市场的波动性”。
“我们注意到,中国暂停进口美国LNG,作为反制贸易战的手段。”雷诺兹表示。
“我认为这一点值得菲律宾高度重视。菲律宾大部分LNG供应来自美国,但特朗普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会加剧这种燃料已面临的一些挑战呢?”他补充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买家,而美国是最大的LNG出口国。然而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道,自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已经暂停从美国进口LNG。
雷诺兹表示,美国很多LNG合同将在未来几年陆续生效,但受关税影响,这些LNG很可能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因此,雷诺兹认为,中国会将其已签约购买的LNG转售。“我认为这将导致中国交易商大举进入东南亚市场。”
清洁能源倡议人士认为,在全球变暖、菲律宾频繁遭受气候灾害重创的情况下,天然气不应该在菲律宾的能源未来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表示,菲律宾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必须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头等大事。
绿色和平菲律宾分部的倡议专员杰弗逊·蔡(Jefferson Chua)在提及2024年10月下旬至11月菲律宾连续遭受六次热带气旋袭击时表示,对于那些已经且仍在承受气候灾难之苦的民众来说,新法通过的时机“不啻于一种侮辱”。
他进一步强调:“总统必须利用其巨大的影响力推翻这一决定,同时改善可再生能源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政府必须制定净零目标,保证逐步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推动能源系统转型,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CEED的阿里奥拉表示,可再生能源应当成为菲律宾摆脱化石燃料依赖的“退出计划”。“如果菲律宾政府不开发我们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我们将永远困在化石燃料的恶性循环里。”她说。
“除非我们能够彻底取代化石燃料,让可再生能源占据主导地位,否则这个行业将不停地在煤炭和天然气,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错误解决方案之间反复摇摆。”
八打雁省的渔民安娜贝尔只能祈求当地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停止运营,并呼吁政府出手保护佛德岛航道。
“佛德岛航道的生态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它遭到破坏,我们就将一无所有。”她说。
翻译: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