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马来西亚:啼鸟将不能处处闻

由于法律监管缺位导致豢养鸣禽之风日盛,大量鹊鸲被关入笼中,野生种群生存状况令人堪忧。这篇与“血桐(Macaranga)”网站合著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中文
<p>鹊鸲有着独特的黑白色羽毛和雪白的腹部。其灵动的尾巴和悠扬的歌声使它有着很高的辨识度,更让它成为了鸣禽大赛爱好者的心头之好。但专家警告说,这样的比赛可能会导致该物种的消亡。插画:<a href="https://cargocollective.com/kabiniamin/Work">Kabini Amin</a>/对话地球</p>

鹊鸲有着独特的黑白色羽毛和雪白的腹部。其灵动的尾巴和悠扬的歌声使它有着很高的辨识度,更让它成为了鸣禽大赛爱好者的心头之好。但专家警告说,这样的比赛可能会导致该物种的消亡。插画:Kabini Amin/对话地球

鹊鸲婉转悠扬的歌声曾经回荡在马来西亚的林间。如今鸣禽贸易蓬勃发展,这种美妙的鸣唱正在消声。对鹊鸲的需求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印度尼西亚。而马来西亚法律存在的漏洞恰恰给这个贸易提供了可乘之机。

鹊鸲在马来西亚语中被称为Murai kampung,目前被列为“无危”的物种。然而,自2020年以来,马来西亚当局已经查获了数千只鹊鸲,一部分是因为出口文件不全、疾病防控等原因。因为现行法律并未禁止野捕、饲养、繁殖和销售鹊鸲,所以它在马来半岛仍然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宠物。

An illustration of an oriental magpie robin stands on a tree branch
鹊鸲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插画:Kabini Amin/对话地球

洪凯(音)是一位来自槟城的鹊鸲饲养者和爱好者。他的故事颇具代表性。在吉隆坡班台达南社区的一个公园里,他正带着自己的鸟参加一场鸣禽比赛,并为此支付了40林吉特(约67人民币)参赛费用。他当初买这只鹊鸲时花了几千林吉特,但在赢了好几场比赛后,这只鸟身价大增。这也是鸣禽经济的魅力所在。

他说:“鸟儿获胜后,想要它的人会更多,然后你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掉。”

鹊鸲深受鸟类爱好者的喜爱。它整体呈醒目的黑白两色,从肩部到翼尖为黑色,腹部为白色,其灵动的尾巴和悠扬的歌声让它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鹊鸲情有独钟的不止洪凯一人。每周的比赛都会吸引数百名来自马来西亚各地的爱好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甚至不关心其爱好可能正在导致这个物种种群数量减少。

马来西亚鸟类爱好者协会主席贾斯尼·贾法尔(Jasni Jaafar)表示,近年来,人们对参赛鸣禽的兴趣急剧上升,全国各地组织的赛事活动也越来越多。他解释说,参赛者通过展示鸟的叫声、耐力和外观等特质来角逐奖杯。

近年来,随着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此类赛事日益频繁,鸣禽交易量也在不断增加,环保人士对鹊鸲野生种群数量下降发出了警告。从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监测机构Traffic向对话地球提供的内部数据来看,2020-2024年,执法部门共破获79起鸣禽走私案,查获鹊鸲18648只,其中不少是运往印度尼西亚的。

Bird owners whistle to their birds during a competition
吉隆坡的一个公园里正在举办鸣禽比赛,主人们对着自己的鸟吹口哨。图片来源:Mukhriz Hazim

根据鸟类学家发布的《2024年马来西亚鸟类报告》,线上鸣禽交易也十分活跃,脸书和Mudah.my等平台上均能发现待售的鸣禽。该报告的编辑阿马尔·辛格(Amar-Singh HSS)指出,由于执法不力,包括WhatsApp、Telegram等点对点社交媒体在内的线上交易比实体店交易更难追踪。

此外,由于鹊鸲没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管制名录,所以可以自由进行国际交易。 

根据鸣禽贸易数据库(Songbirds in Trade database)的数据,除了国内市场的压力之外,国际贸易也是导致鹊鸲种群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Traffic组织更指出,来自印尼的大量需求构成了尤为严重的威胁。亚洲鸣禽贸易专家组(Asian Songbird Trade Specialist Group)表示,鹊鸲以前在爪哇很常见,但如今鸣禽贸易给东爪哇和近邻巴厘岛上的鹊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组织警告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这些地区的鹊鸲种群“恐将遭受灭顶之灾”。

An illustration of a white-rumped shama perches on a branch
白腰鹊鸲。目前这种鸟在马来西亚受到国家法律的监管。插画:Kabini Amin/对话地球

鹊鸲的现状反映了当需求不受控制地增长而保护措施滞后时会发生什么。环保人士表示,鹊鸲目前处于贸易监管谱系的一端:在国家层面尚未受到保护,但备受追捧。相比之下,曾经遭到大量贩运白腰鹊鸲如今在马来半岛已经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监管,从饲养到交易,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

尽管鹊鸲的需求不断增长,却它没有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此前,2010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曾将鹊鸲列为保护物种,但2012年的修正案却悄然将其从保护名录中删除,且没有做出公开解释。1998年《砂拉越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也没有将其纳入保护之列。

而早在2011年4月,马来西亚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管理局(Perhilitan)就已经释放出这样的信号。该部门在回应脸书上的一个帖子时,虽确认鹊鸲当时仍受到保护,但却透露其“正在将该物种从保护名录中删除”。

环保人士认为,这种鸟深受爱好者和文化团体的追捧可能也是主管部门决定将其移出保护名录的一个原因。

songbird competition trophies
吉隆坡鸣禽比赛现场摆放的奖杯。在比赛中胜出的鸟会身价倍增,这也正是这个传统爱好的经济魅力所在图片来源:Mukhriz Hazim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在接受对话地球采访时说:“养鸟很流行,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将任何鸣禽列入保护名录意味着要应对来自社区团体、协会、政客和州政府成千上万的投诉和反对。”

沙巴是唯一一个将鹊鸲列为受保护物种的州。根据其 1997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只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才能捕猎、采集和饲养鹊鸲。这种许可证管理制度虽然为保护鹊鸲提供了解决思路,但要想大范围推广,恐非易事。

从鸟巢到鸟笼

丹尼尔(化名)帮助家人打理着吉兰丹州瓜拉吉来县的一个繁殖、诱捕和销售包括鹊鸲在内各种鸣禽的小型鸟场。

他解释说,野捕的鹊鸲需要两年时间才能驯服。他说:“刚开始,它们在笼子里一刻也不安分,总是不停地扑棱翅膀,跳来跳去。两年后,它们虽然被驯服了,但也会失去好斗的野性。”

为了保持这种竞技优势,丹尼尔更喜欢从雏鸟就开始训练它们。他认为这能帮助它们在鸣禽比赛中保持斗志。丹尼尔会观察雌鸟在哪里筑巢(通常是在低矮的树上),然后耐心等待雏鸟孵化。他说:“雌鸟们通常会产三到四个蛋。孵化大约一周后,我会把所有的小鸟都带回家喂。”

A collection of birds in cages
丹尼尔家在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州瓜拉吉来县的鸟场。笼子里都是他们养的鸟儿。图片来源:Mukhriz Hazim

当被问及鸟妈妈是否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时,丹尼尔耸耸肩说道:“它们很淡定。只要鸟巢没有损坏,它们就还会回来产卵。”

据丹尼尔透露,一只经过竞技训练的鹊鸲成鸟的价格可以涨到原来的六倍。

环保人士担心,大量鸟儿被关进笼子送往比赛场地,野生鸟的种群数量会难以为继。

变偷猎为观鸟

野生动物专家表示,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威胁,必须像沙巴州那样,将鹊鸲纳入保护。

Traffic项目经理塞丽娜·庄(Serene Chng)说:“如果不将其纳入保护,就无法对贩卖、规范捕捉、商业贸易或商业养殖采取任何行动。”

沙巴以观鸟旅游业为支点推动物种保护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沙巴州旅游、文化和环境部与当地观鸟协会展开合作,努力将沙巴打造为全球顶级观鸟胜地。

阿马尔说,这个模式表明,经济激励可以帮助社区摆脱偷猎。他指出:“观鸟旅游业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观鸟向导的收入很可观,比偷猎的收入可稳定多了。”

印尼需求增长

2020-2024年,在马来西亚各地缉获的逾3.6万只鸣禽中,鹊鸲占半数以上(18648只)。

在上文提到的79起涉鸟案件中,有10起的目的地是周边国家,主要是印度尼西亚。Traffic提供的内部研究显示,柔佛州和砂拉越由于靠近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已成为跨境贸易主要的转运枢纽。这份研究还提到,缉获数量反映了该地区的执法力度。

Traffic的内部数据显示,柔佛州已成为走私活动的核心枢纽。2020-2024年,该州共查获了近2.8万只鸟类。另一份2021年的报告着重提到了两条走私路线:一条是从柔佛州东南部经新加坡海峡通过海路到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另一条是在婆罗洲从沙捞越经陆路至加里曼丹。

A bird confined in a cage
鹊鸲凶猛且领地意识很强,尤其是那些野外捕获的成鸟。它们很难适应被关在笼子里,如果被关在一起,它们会互相争斗。图片来源:Mukhriz Hazim

稽查活动经常会查获大量鸟类。Traffic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马来西亚警方在柔佛州东南沿海附近查获了1780只鹊鸲和100只白腰鹊鸲,创下了4年来单次查获量之最。一名40多岁的当地男子在此次行动中被捕。

Traffic呼吁马来半岛和砂拉越的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加快将该物种列入各自法律的保护范围。“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而是通过许可证对贸易进行监管和监测。” 塞丽娜·庄说。

an illustration of a straw-headed bulbul perches on a branch
黄冠鹎如今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插画:Kabini Amin/对话地球

塞丽娜·庄还敦促决策者从黄冠鹎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大巽他群岛,这种鸟曾经数量很多,但由于执法不严和需求飙升,短短几年内其野生种群数量锐减,现已被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

她指出,从生态角度来看,失去鹊鸲的后果很严重:“作为食虫动物,鹊鸲有助于调节昆虫数量。同时,它们也是猎物,是大型捕食者的食物来源。”

受影响的远远不止一个物种。她补充道:“鸟类物种消失将会影响授粉、种子传播、害虫防治和其他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鸟鸣消失还意味着森林将变得寂静无声,并且还会对观鸟旅游业和当地生计产生长期影响。”

她继续说道:“从森林中抓走太多鹊鸲可能会使它们面临灭绝的风险。政府行动越快越好,马来西亚还有机会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文是2024年马来西亚野生动物犯罪报道血桐(Macaranga)导师计划的一部分,并得到了Internews地球新闻网络和对话地球的支持。

OSZAR »